
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公開辦事制度和程序
一、辦事制度
1.公正客觀原則
嚴(yan)格按照國(guo)家法(fa)律法(fa)規(gui)、技術標(biao)準和規(gui)范開展(zhan)職(zhi)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,確保(bao)結果(guo)公正、客觀、準確。
不受(shou)任何單位和個人的(de)非法干預,獨立(li)行(xing)使技術服務職能。
2.質量保證制度
建立完(wan)善的質量管(guan)理體系,對服(fu)務全過(guo)程進行質量控制。
定(ding)期(qi)對儀(yi)器設備(bei)進行校準和(he)維護(hu),確保檢測數據(ju)的可(ke)靠性。
對技術報告進行嚴(yan)格審核,確保內容完(wan)整(zheng)、準確、規(gui)范(fan)。
3.保密制度
對客戶(hu)的(de)技術資料、商業(ye)秘(mi)密(mi)和個人隱私嚴(yan)格保密(mi),未經客戶(hu)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(san)方(fang)披露。
制(zhi)定保密措(cuo)施,加強員工(gong)保密教育,確保保密工(gong)作落實到位(wei)。
4.廉潔自律制度
工作人員不得接受(shou)客戶的賄賂、回扣或其他不正當利(li)益。
嚴格遵(zun)守職業道德規范,保持廉潔(jie)自律的工作作風。
5.客戶服務制度
樹立(li)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,及時響應客戶需求。
為客(ke)戶提(ti)供專業、高效、優質(zhi)的技術服務,解答客(ke)戶疑問。
接(jie)受(shou)客戶的監(jian)督(du)和評價(jia),不斷改進服(fu)務(wu)質量。
二、辦事程序
1.業務受理
客戶可通過(guo)電(dian)話、郵(you)件、現場等方(fang)式提出(chu)服(fu)務需求(qiu)。
機構工作人員向客戶介紹服(fu)務內容、流程、收費標準等信(xin)息。
客戶填寫服務(wu)申請表,提交相關資料。
2.合同簽訂
機構與(yu)客戶就(jiu)服務(wu)內(nei)容、要求、時間、費(fei)用等(deng)事項進(jin)行協商,達成一(yi)致后簽訂服務(wu)合(he)同(tong)。
3.現場調查
機構安排專業(ye)技術人員對客戶工作場(chang)所進行(xing)現場(chang)調查,了解生(sheng)產工藝、職業(ye)病危害因素分布(bu)等情況。
收集相關資料,為(wei)檢測(ce)和評價工作(zuo)提供依據(ju)。
4.檢測采樣
根據現(xian)場調查結果,制定檢測方案(an),確定檢測點和采樣方法。
專業技術人員按照檢測方(fang)案進行檢測采樣,并(bing)做好記錄。
5.實驗室分析
將采集的樣(yang)品及時送達(da)實驗室,按照標準方法(fa)進(jin)行分析檢測。
對檢(jian)測數(shu)據進行審核,確(que)保(bao)準確(que)性。
6.報告編制
根據檢測結果和現場(chang)調查情況,編制職業衛生(sheng)技術報告。
報(bao)告內容包(bao)括工(gong)作場所概況、職業病危害因(yin)素檢(jian)測(ce)與(yu)評價、結論與(yu)建(jian)議(yi)等。
7.報告審核與簽發
報告(gao)編制完成后,由(you)技術負(fu)責人進行(xing)審核。
審核通(tong)過(guo)后,由(you)機構負(fu)責人(ren)簽(qian)發報告(gao)。
8.報告交付與歸檔
機構將報告(gao)交付客戶,并提供相關(guan)技(ji)術咨詢服務。
對服務過程中的資料進(jin)行歸檔(dang)保(bao)存(cun),以備查閱。
職(zhi)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程序見下(xia)圖:
信息公開程序
1.目的
為了(le)規(gui)范職(zhi)業(ye)病危(wei)害評(ping)價報(bao)告(gao)(gao)信息(xi)公開工作(zuo),提高(gao)(gao)評(ping)價報(bao)告(gao)(gao)的透(tou)明度(du),自(zi)覺接受(shou)社會(hui)監(jian)(jian)督,保(bao)障監(jian)(jian)管部門和廣大社會(hui)群眾與(yu)監(jian)(jian)督權(quan)和知(zhi)情權(quan),提高(gao)(gao)職(zhi)業(ye)衛(wei)生(sheng)技術服務的水平(ping)和質量。
2.范圍
本程序適用于(yu)建(jian)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(jia)報(bao)(bao)告(gao)及檢測(ce)報(bao)(bao)告(gao)。
3.職責
我(wo)公(gong)司成(cheng)立信(xin)息(xi)公(gong)開(kai)小組(zu),統(tong)一(yi)指導信(xin)息(xi)公(gong)開(kai)工(gong)作,質量辦公(gong)室(shi)負責信(xin)息(xi)公(gong)開(kai)日常組(zu)織的(de)協調工(gong)作,評價部應在經衛生行政部門備案或審核通過(guo)后(hou) 15 日內、質量辦公(gong)室(shi)應當自出(chu)具職業衛生技(ji)術報告之日起(qi)二十個(ge)工(gong)作日內,在本單位網(wang)站上公(gong)開(kai)相關信(xin)息(xi),自覺接受社會監督(涉及(ji)國家秘(mi)密(mi)、商(shang)業秘(mi)密(mi)、技(ji)術秘(mi)密(mi)及(ji)個(ge)人(ren)隱(yin)私的(de)信(xin)息(xi)和法(fa)律、法(fa)規規定(ding)可不(bu)予公(gong)開(kai)的(de)除外(wai)),公(gong)開(kai)的(de)時間不(bu)少(shao)于五年。
4.內容
4.1 評價報告公開信(xin)息應該(gai)包括以(yi)下內容(rong)。
4.1.1 建(jian)設單位(用人(ren)單位)名稱、地(di)理位置及聯系人(ren);
4.1.2 項目名稱及簡介(jie);
4.1.3 現(xian)場調查、采(cai)樣、檢測(ce)的(de)專業技(ji)術人(ren)員名單、時(shi)間,建設單位(用人(ren)單位)陪同人(ren);
4.1.4 建設單位(用(yong)人(ren)單位)存在的職(zhi)業病危害因(yin)素及檢測結果;
4.1.5 評價結論與建議;
4.1.6 技(ji)術審查專(zhuan)家組評審意見。
4.2 檢(jian)測報告公開信息(xi)應該(gai)包括以下(xia)內容。
4.2.1 用人(ren)單位(wei)名稱、地(di)址及聯系人(ren);
4.2.2 技術(shu)服(fu)務項目組人員(yuan)名單;
4.2.3 現(xian)場(chang)(chang)調查、現(xian)場(chang)(chang)采樣、現(xian)場(chang)(chang)檢測的專(zhuan)業技(ji)術(shu)人員名單、時間,用人單位陪同人;
4.2.4 證明現場(chang)調查、現場(chang)采樣、現場(chang)檢測的圖像影像;
4.3 不公開(kai)的內容(rong)。
4.3.1 國家(jia)秘密;
4.3.2 商(shang)業(ye)秘密(mi);
4.3.3 技(ji)術(shu)秘密(mi)及個人隱私的(de)信息和法律;
4.3.4 法規規定可不予(yu)公開(kai)的。
5.相關文件
無
6.相關記錄
《檢測報告信息公開表(biao)》 TJJC-04-39-01
《職(zhi)業病危害評價項目(mu)網上信息公開表》TJJC-04-39-02